> 厦门大学发布部分低空经济系列成果(7个)_低空界_中国低空经济网_低空行业资讯与产业服务

厦门大学发布部分低空经济系列成果(7个)

首页 招商引资 正文

640 (2).png

成果:基于可持续航空燃料和氢燃料的旋转爆震增压燃烧技术
项目负责人:
黄玥教授,研究方向:旋转爆震冲压发动机内外流一体化设计、组合发动机与新型推进燃烧技术(引射火箭冲压、旋转爆震)、氢氨能源系统。

成果简介:
面向低空经济动力系统,一方面探索可持续 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SAF)作为传统航空 燃油的绿色替代方案,另一方面探索面向低空飞行氢燃料动 力的方案。结合旋转爆震发动机增压燃烧技术,可以显著提 高燃料的燃烧效率,从而降低燃料消耗,实现面向低空大载 荷无人机低成本低碳/零碳长距飞行,为未来低空绿色高效 动力系统的发展开辟新路径。

成果:无人地效飞行器及其产业化
项目负责人
陈荣钱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流体力学/气动声学、飞行器气动设计及优化、智能流体力学、旋翼空气动力学、飞/发一体化耦合模拟

成果简介
无人地效飞行器,采用先进气水动综合设计, 能近海面实现连续高速大载重飞行,解决了近海面高效增升 技术、高抗浪性设计、智能避障控制及飞行演示验证等难题, 具有飞行速度快,载重量大、经济性好、安全性高、可达性 好等优点,可以执行海上物流运输、观光旅游、应急救援、 海上巡逻等任务,经济效益显著,产业化前景广阔。

成果:低空飞行器结构健康管理与智能运维关键技术
项目负责人
卿新林教授,研究方向:飞行器健康管理技术、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先进传感技术、智能结构、复合材料结构检测与修理技术等。

成果简介
发展集智能传感-状态监测-损伤识别-性能评 价-智能维护为一体的低空飞行器结构全寿命周期健康管理 关键技术,实时监测低空飞行器结构的服役状态,并在线评 估其可靠性与完整性,实现低空飞行器结构的视情维护。研 究成果将为低空飞行器的结构优化设计、功能结构一体化、 以及安全服役与高效低成本运维提供最有效的技术手段。

成果:基于无人机智能视觉的高端特种装备缺陷检测与运维
项目负责人
曾念寅教授,研究方向:复杂场景中不完善数据的智能分析方法与应用

成果简介
研究模型-数据-知识驱动的协同分析理论, 探索多模态融合、可信计算和决策方法,促进高端装备运维 智能化发展。探索新一代脑启发的人工智能模型,建立具有 可解释和可通用性的视觉缺陷检测框架,形成集感知、认知 和决策一体的国产创新解决方案。本项目有助于高端装备运 维的提质增效,并带动“低空经济”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成果:X 射线吸收光谱法低空物流危险品自动检测装置
项目负责人
方正教授,研究方向:1、 康复工程:主动式智能假肢2、 精密仪器:X射线成像与CT三维重建、可见光成像与3D表面重建、红外成像与多光谱遥感

成果简介
常规的射线安检只能通过外形和灰度判断物 品的属性,对危险品的判断不准确。X射线吸收光谱成像不 但能获得被测物的形状,还能通过光谱判断其组成物质的成 分,在对违禁品的检测方面优势明显。该技术国内外还没有 可替代产品,能大大提高低空经济物流的安检自动化程度。

成果:无人机机载红外光谱测量
项目负责人
范闲光教授,研究方向:电子信息与测量技术。

成果简介
红外光谱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气体检测、 地物识别、遥感等领域。本项目围绕红外光谱的高速采集技 术开展研究,立足于转镜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设计和 光谱仪光机结构的稳定性优化,研制结构紧凑体积小巧的机 载红外光谱高速测量仪器。仪器可满足小型飞行器的机载红 外光谱测量需求,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成果:低空装备结构动力学低成本快速设计、仿真与智能运维
项目负责人
罗华耿教授,研究方向:结构动力学、振动控制、信号处理、参数识别、故障诊断。

成果简介
以国家低空经济发展下重大短板装备创新、 升级与工业软件需求为牵引,建立无人机等低空装备结构动 力学低成本快速设计体系,实现低空装备快速设计、仿真、 多学科及拓扑优化;构建用于数字孪生的可信仿真模型验证 与确认工具;搭建“监测-预警一诊断-控制”四位一体”智 能运维平台,实现装备故障的精确感知与集主动、超材料、 粒子阻尼等技术的振动噪声控制。


本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内容来自网络,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海宁市低空+经济城市综合数据资产”在上海数交所挂牌,价值突破2亿元
« 上一篇 11-13
瑞典国防技术初创公司「Nordic Air Defence」 获得 120 万欧元融资,用于推进其无人机防御解决方案
下一篇 »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