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
作者:张越,潘春星
作者简介:张越,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吉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中心副主任。长期致力于创新与创业管理、战略管理、企业管理等领域相关研究,深耕创新创业领域实践及案例开发、案例库建设、企业案例研究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十三五”规划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多个科研项目,在SSCI、CSSCI检索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制造、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与传统技术加速融合,不仅推动了以智能、绿色、融合为核心特点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还催生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新产业和新业态,进一步促进了生产要素及其组合的优化,推动了生产力的持续提升。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逐渐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低空经济的天然全数字化、丰富场景、多领域技术融合、绿色环保的特点,以及其引领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的潜力,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因此,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条新赛道,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竞相角逐的新领域,被美国喻为“不能输掉的一场比赛”。
低空空域作为未被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发展低空经济就是将低空空域这一自然资源转化为有价值的经济资源,广泛服务于人类社会。将低空经济作为一个新经济现象或经济领域进行研究与发展,是由中国开创的,但低空经济的内涵、特征以及产业发展逻辑尚不明晰,需进一步研究。同时,在低空经济成为国内广泛使用的概念术语的前提下,进一步揭示低空经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给予简明的科学定义,不仅有利于拓展低空经济的理论边界,构建低空经济理论体系和解析低空经济基本结构的逻辑起点,还能为政府制定低空经济政策、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尝试在梳理低空经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释低空经济内涵,从产业链、技术、需求导向等视角阐述低空经济的特征,运用理论应用、推理归纳等研究方法论证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演化升级的发展逻辑、加快核心技术突破的创新逻辑和面向需求构建的应用逻辑。
一、低空经济研究现状
低空经济概念是国内为了应对中国通用航空发展问题而创造出来的一个重要术语。它不仅是对低空空域资源科学配置与管理改革的反思,也是对当前经济发展新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在我国通用航空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低空经济这一术语的提出具有深远意义。2009年,“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研究”研讨会首次提出低空经济这一术语。2021年2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提出“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此后,低空经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新热潮,各地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强了对低空经济的政策支持、应用开发和技术研究。例如,2023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3月,在民航局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形成了一种多领域协调发展的极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综合经济形态,具有明显的新质生产力特征,发展空间极为广阔。
当前,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和方法,从不同领域对低空经济展开研究,但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聚焦于发展现状、概念构成、基本特征等方面。例如,徐淑杰认为,低空经济是围绕低空空域资源开展的各类经济活动的总称,是对通用航空产业经济属性新的解读,因而低空经济是一个产业概念。范恒山提出,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王颖等将低空经济定义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积极开展相关航空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广泛辐射带动低空飞行活动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飞行服务、产业应用、技术创新、安全监管等领域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虽然学术界在理论层面上已经对低空经济进行了一些探讨,但对低空经济仍缺少系统的理论研究,这主要是由于低空经济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低空经济问题内在的复杂性及跨学科的综合性、低空经济相关数据较少等原因导致的。低空经济概念包含技术性的内涵和经济性的内涵,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常常将技术因素视为外生变量,这使得理论分析更多地集中在产业本身的发展上,很难从经济发展整体的视角为产业发展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在技术—经济范式下,低空经济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一个由技术推动、经济驱动的动态过程,涵盖了从技术研发、产业形成与扩展、政策法规配套到经济影响和社会变迁等多个维度。因此,从新颖又全面的视角解构低空经济,明晰其概念内涵、核心特征以及发展逻辑,对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低空经济的内涵解读
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其内涵进行了解读。如,覃睿从最终产出形式与方式、低空空域使用问题、新型全球航空产业价值链格局等三个方面对低空经济的内涵进行了解读。沈映春在内涵解读中强调了低空飞行活动,认为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飞行是低空经济的核心产业,牵引着整个低空经济产业;在低空空域范围内,以通用航空为主体的民事飞行活动及其他各类飞行活动能够带动上下游及相关产业发展。樊一江和李卫波、雷童尧从产业视角出发都强调,低空经济包含低空制造产业、低空飞行产业、低空保障产业和综合服务产业四大类产业。
本文认为,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航空载运与作业装备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国家及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低空空域开展的各类航空活动及其相关产业所形成的经济业态,本质是以低空活动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低空经济是一个产业概念,是以低空活动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低空经济产业是指各类低空航空器在飞行活动中所关联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低空运载装备、空地基础设施、空域管理设备及系统等,典型应用场景包括空中游览、低空物流、城市公共治理等,广泛融合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数字经济和信息消费等新业态,辐射军用、警用、民用等领域和农业、工业、服务业等行业,未来将向更便捷、绿色、智能、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义的视角出发,低空经济依托于航空技术的重大突破,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潜力。一方面,随着无人机、导航系统、航空材料以及动力系统等领域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完善,低空飞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使低空经济在物流运输、农业监测、气象服务、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具备了可行性,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多方面的发展需求。例如,在现代社会中,对高效、快捷的服务和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物流和运输模式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电子商务迅速普及的背景下,已难以完全满足市场需求,而低空经济通过提供更快速和灵活的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了物流和运输效率,缩短了配送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与科技进步的加速,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愈加丰富,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例如,在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中,无人机可以承担货物配送、城市巡逻、应急救援等多种任务,从而有效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增强城市的宜居性和安全性。同时,低空经济的发展也将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进步,从而有效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二)低空经济是由先进技术引领的,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根据复杂经济学和技术—经济范式理论,经济涌现于它自身的安排和自身的技术,经济就是其自身技术的表达,技术创造了经济的结构,经济调节着新技术的创造。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低空经济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是由自身先进技术引领的,低空飞行相关技术创造了低空经济结构。首先,低空飞行器技术的进步奠定了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现代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幅度降低了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和使用门槛,使其在物流配送、农药喷洒、环境监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小型载人飞行器技术也在不断成熟,为低空旅游和城市交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其次,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在低空经济中的应用也不容忽视。人工智能算法能够使飞行器实现自主飞行、避障和路径规划等功能,提高了飞行器的安全性和执行效率。自动化技术的进步不仅可以简化飞行器的操作流程,还能大幅度降低人力成本,为低空经济的规模化发展提供可能。
(三)低空经济是体现国家与市场需求导向的经济业态
低空经济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技术赋能,与更多经济社会活动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容纳并推动多领域协调发展的极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综合经济业态。从国家需求导向来看,低空经济作为一个融合了航空技术、信息技术和物流等多个领域的新兴产业,与国家未来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低空是人类经济活动向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的拓展,作为新的增长引擎,发展低空经济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谋划布局,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前沿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因此,低空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国家对创新驱动的高度重视。可以说,低空经济作为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的典范,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国家不仅可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提升综合国力。同时,低空经济的发展反映了国家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布局。当前,智慧城市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而低空经济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高效、安全、便捷的空中交通系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此外,低空经济的发展还体现了国家对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战略考量。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不仅是经济上的较量,更是科技、管理、政策等全方位的综合较量,国家可以通过发展低空经济抢占先机,从而提升国际竞争力。从市场需求来看,低空经济的发展直接回应了消费者和企业的多样化需求,融入了现代科技的前沿成果,符合市场发展的客观趋势,并在提升效率、创造价值、改善生活等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低空经济的具体应用场景包括城市治理、低空文旅、应急救援、行业应用和低空运输等,市场的实际需求将成为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三、低空经济的核心特征
(一)产业链视角下的低空经济特征
从产业链角度看,低空经济产业具有产业链长、产业融合性强的特点。第一,低空经济产业链较长,涵盖多个领域,主要由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四大板块构成。低空基础设施包括地面保障基础设施和低空新型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包括材料及元器件、关键系统及零部件、整机。其中,关键系统及零部件主要包括动力系统、机载系统、飞控系统和抗干扰系统。低空运营服务主要为运营场景和飞行服务。低空飞行保障包括地面保障、空中保障、适航审定和检测检验服务等。第二,低空经济产业的融合性强。从低空经济产业链划分的角度来看,产业下游主要聚焦于产业融合,即如何将中游生产的无人机、航空器等产品及服务应用于各个场景中。下游的应用创新不仅能够推动低空经济的商业模式多元化,也能为中游甚至上游的研发和生产提供方向,形成良性的产业发展循环。同时,低空经济在主体上体现为一种“组合式”经济形态,核心是航空器与各种产业的融合,如“农林+航空”“电力+航空”“公安+航空”“医疗+航空”“体育+航空”等。此外,低空经济还具有军民融合、空地融合、有人机无人机融合等特点。总之,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由于产业链长、涉及众多环节,因而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飞行器研发、运营、维护等领域,能够带动投资、促进消费,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技术视角下的低空经济特征
从技术角度看,低空经济产业具有技术依赖性、创新要素集中、全领域数字化的特点。第一,低空经济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低空飞行相关技术,包括无人机、通信和数据处理等技术在低空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先进的技术不仅提升了低空经济的效率和安全性,还推动了相关行业及其产业链的发展。因此,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迭代,使低空经济能够持续满足市场新的需求,并通过提升服务品质与多样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第二,低空经济产业具有创新要素集中的特点。低空经济涉及航空器的设计、制造、运营和维护等多个领域,需要大量的科技投入和创新,中国得益于在新能源动力技术、无人驾驶航空技术以及5G和卫星通信导航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在增材制造、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多个技术领域的发展速度正在持续加快,并已初步构建了以无人机为主导的新一代低空载运和作业装备技术产业价值链体系。此外,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农业植保、物流配送、医疗救援、旅游观光等多个领域,而不同的应用场景对航空器的性能、功能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也就决定了低空经济需要大量的创新要素投入,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第三,低空经济产业具有全领域数字化的特征。新一代低空航空器诞生于数字时代,操控、运行与服务均基于数字、数据链和云端,具备广泛和深入的智能化改造条件,数据也已成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同时,由于低空空域没有任何物理附着物,其开发必须依赖数字化工具将整个低空空域数字化成一个可计算的空域,因此,低空经济具有独特的数字基因,可以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发展驱动下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目前,低空经济正向数字低空发展,即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低空空域的管控效率和安全性,并实现实时监测、管理和控制,从而提高航空器在低空空域的飞行效率和安全性,形成低空装备制造、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低空综合服务等环节的综合产业链。从管理角度看,低空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大规模、高密度的低空飞行活动,其管理和服务的复杂度已经远超传统人工管理和服务的能力范围。因此,低空飞行的管理和服务必须依托全数字化、智能化直至自主化和自进化的系统以辅助人类,甚至在某些成熟的业务上可以替代人类进行管理和服务。
(三)需求导向视角下的低空经济特征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面向重大需求转变的特征。低空经济产业面向国内需求开展创新活动,向上融合国家战略需求,向下融合本土市场需求。在需求导向视角下,低空经济具有战略性、高度灵活性的特点。第一,低空经济具备国家战略导向特点。低空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现象,更是全方位、多维度的战略导向性发展模式,不仅与国家安全战略密切相关,也与国土空间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相辅相成。此外,低空经济的发展对创新驱动战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低空经济相关领域中涌现出的大量科技创新、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不仅能为国内科研机构、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合作平台,也能吸引大量社会资本的投入,形成创新驱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良好态势。第二,低空经济具有响应市场需求的高度灵活性特征。由于低空经济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迅速导入并应用新技术,因此在无人机配送、区域旅游、应急救援等领域,各类创新型企业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捕捉,迅速开发和部署相关技术,及时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此外,低空经济的灵活性还体现在其商业模式的多样性上,因为低空经济涵盖了从设备制造、运营服务到后续维护等多个环节,所以能为企业提供多种可选择的发展路径。
四、低空经济的发展逻辑
(一)产业生态演化升级的发展逻辑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涉及多领域、多学科交叉,其发展逻辑体现为生态系统的协同演进和升级,以实现整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演化升级的发展逻辑可以从工业生态、创新生态和数字生态三个阶段进行阐述,这一分析框架可以帮助分析低空经济产业系统内各主体间的相互协作如何实现最优化。从工业生态的阶段来看,低空经济的演进依赖于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优化。传统工业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式需要按照低空经济的特殊需求进行调整,无人机等相关制造业需要突破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瓶颈,生产出更轻便、更耐用、更智能的产品。同时,航空物流和旅游等下游产业需要标准化的运营体系和高效的物联网技术,以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通过优化工业生态链条,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效应实现最大化,从而促进低空经济的整体发展。从创新生态的阶段看,一方面,低空经济发展需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政府部门的协同合作,构建一个高效的创新网络,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和流动,提升整个生态系统的活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低空经济产业演化升级还需激发制度创新。低空经济能够打破地面资源的限制,因而对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配置提出了不同的需求,以及对相应的制度安排产生新需求,因此需要在管理制度、知识产权制度、融资体系、技术规范、产业政策等方面优化制度供给。从数字生态阶段出发,低空经济需要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运行。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无人机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操控;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航空运输路线和货物配送路径;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物流信息的透明和安全。数字生态的升级将大幅提升低空经济的运营效率和可靠性,进而形成智能、互联和高效的产业体系。
(二)加快核心技术突破的创新逻辑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创新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加快核心技术创新过程中要注意两点:第一,应促进低空经济产业的协同创新。高校和科研院所构成创新链的知识源头和持续创新的基础,而企业不仅要成为技术扩散的主体,还要通过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要通过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第二,应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绿色创新。随着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低空经济产业的演化升级也要朝着更环保、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推动绿色低空经济的实现。因此,要建立商业化的绿色航空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创新联合体,打造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绿色航空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和新能源航空器产品研制。加强产业间跨界融合,依托新能源汽车、船舶、轨道交通等行业的共性技术和产业基础,推动绿色航空发展,构建互利互促的协同关系。同时,要积极推动制造端与运营端协同,加快推广绿色低碳技术。
(三)面向需求构建的应用逻辑
如前所述,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呈现面对重大需求转变的特征。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对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竞争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创新链的视角来看,低空经济产业应根据需求进行创新。低空经济要向上融合国家的战略需求。在全球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国都在积极布局新兴产业以保持竞争优势,低空经济产业包括低空飞行器的研发和应用,不仅能提升国家的科技水平,更可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此外,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低空飞行器在军事、安防、应急救援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安全形势和自然灾害频发的现实,发展低空经济产业能够增强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强化国家安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可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战略需求加快了科学向技术、产品的转化,并加速孵化了新的产业,然而,战略需求不能代替市场需求,而且对战略需求的过度依赖也可能导致产业发展失败。因此,低空经济产业还要向下融合国内市场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低空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市场需求成为低空经济产业演化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产业将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竞争力。因此,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应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不断挖掘多样化、个性化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以场景创新带动产业落地。
五、低空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完善产业发展框架,打造高效产业协同体系
产业发展框架是一种综合性的机制。完善的产业发展框架不仅能为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还能有效地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增强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应用场景的进一步丰富,政府应当制定明确的产业发展政策,从产业发展框架的法律法规、政策导向、技术创新、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市场环境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为企业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同时,产业协同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低空经济涵盖了多个领域和行业,如航空制造、物流运输、旅游服务等,涉及众多产业链环节,因此,只有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推进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与对接,才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结合低空经济特征,实现产业协同的关键路径是以数字技术驱动低空经济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等多链融合。同时,通过打造高效的产业协同体系,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及产业联盟和信息共享平台,构建完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推动科研创新合作,以促进上下游企业间的紧密合作,提升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
(二)优化法治环境,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完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框架需要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一方面,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要清晰且完备的法治环境。现阶段,我国在低空空域管理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尝试,但整体的政策法规体系尚不健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政府加大力度出台更加详尽和具有操作性的法规。法规应涵盖空域分类与管理、多场景应用、飞行审批与登记制度以及违反规定的处罚措施等内容。另一方面,低空经济产业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而政府在如何为低空经济产业提供政策支持方面还在不断探索中。随着与低空经济有关的产业不断壮大,新的业态和模式也将持续出现,未来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及时出台相应的保障措施,建立包括场景应用标准等在内的监管体系。同时,应在政策上进一步优化低空产品取证审批流程,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出台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低空经济领域和民营航空企业发展中,创造更宽松的发展环境。
(三)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技术创新
低空经济产业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赛道,多领域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一方面,制约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是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研发力度有待加强,生态化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薄弱,在飞行器设计、航空发动机等领域仍存在依赖进口技术的情况。未来要通过持续的资源投入,打破技术边界,推动无人机技术、低空飞行系统的迭代升级,提高飞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另一方面,研发投入不足导致技术创新的速度受限并影响创新质量。未来在应对这些挑战时,要加大通用航空器核心零部件的本土化研发投入,促进产学研用联动融合,尽快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把关键技术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实现低空飞行器核心技术国产化,避免出现“卡脖子”问题。同时,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形成航空前沿技术人才储备,建立促进数据共享、完善产业链条、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统一技术标准,推动新技术落地转化,充分激发低空经济创新活力。
(四)完善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体系
满足低空经济快速发展对基础建设的新要求,统筹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加强通用航空机场的布局和规划,进一步优化和提升通用机场的建设标准,推动通用机场与航空器临时起降点的建设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加快建设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如直升机停机坪、无人机起降口等。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种投资模式,进一步完善服务网络。另一方面,促进信息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建设低空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数字技术具有实时交互的特点,因此,可通过建设低空数字化基础设施、打造低空操作系统,实现对空域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五)培育和拓展国内消费市场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市场已经呈现略有增长的态势,消费者对低空经济业态也有所认知,但低空消费的拉动作用仍有待增强。一方面,收入水平、消费习惯、认知水平等因素限制了普通消费者对低空经济消费的欲望与需求,低空产品落地大众消费市场仍存在一定困难。要不断培育国内消费市场、拉动低空消费需求,除企业需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外,政府应加强对低空经济的宣传普及,提高民众认知度,鼓励企业创新,提高市场拓展能力,以此推动我国低空经济消费市场的培育与拓展。另一方面,供给在创造需求方面略显不足。从供给侧角度看,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相关企业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与稳定的盈利能力,市场需求开发较为不足。因此,在低空经济产业未来发展中,企业应当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和商业模式,加大对低空经济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满足市场需求;政府应不断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融合发展,推动低空经济迈向规模化、产业化;高校和职业院校应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低空消费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总之,低空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融合发展能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缩短产业与创新的距离、更好地对接市场需求。接下来要充分利用国家加快发展低空经济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利时机,依托低空航空载运与作业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推进低空经济的各环节创新。随着低空经济实践的深入和产业的发展,后续应对低空经济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机制、综合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内容来自网络,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