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低空经济翅膀扇动蓝海大市场_低空界_中国低空经济网_低空行业资讯与产业服务

让低空经济翅膀扇动蓝海大市场

首页 行业资讯 正文

让低空经济翅膀扇动蓝海大市场

到2026年全市相关产业规模发展将超500亿元

  近日,亿维特(南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2吨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T9原型机,携带超300公斤商载,在该公司徐州测试试飞基地完成了A、B点起降,未来“空中的士”雏形初显。

  在南京,从无人机穿行于江面变身“快递小哥”,到随警作战空中巡查助力区域平安,甚至开辟“空中快车”将高淳螃蟹送到市民餐桌上……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落地,低空经济正加速展现独特魅力和活力。

  《南京市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绘制“蓝图”:到2026年力争划设1500平方公里以上空域,可飞空域由真高120米以下拓展到600米以下。未来,南京的这片天空必将热闹非凡、精彩无限,推动我市低空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经济新引擎:瞄准“万亿级”,明确“施工图”聚力新赛道

  亿维特自2022年1月成立,便瞄准eVTOL细分赛道,研发打造了2吨级5人4座版载人eVTOL产品ET9。自3月完成首飞后,ET9原型机已完成重载悬停、单桨失效等严酷工况的测试等。

  “近日ET9完成的带载多旋翼自由飞行,验证了动力系统的性能并测试了飞行参数,为后续的转段飞行打下坚实基础。”亿维特相关负责人表示。

  低空经济就是“向空间要效益”。eVTOL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一环,将带动相关新材料、电池电机电控、5G通讯、人工智能等上游及城市基础设施、商业运营等下游产业链高速协同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新业态。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eVTOL产业规模达到9.8亿元,同比增长77.3%,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95亿元,发展潜力巨大。

  低空经济辐射范围广、带动作用强,已成为国家聚力发展的产业新赛道。《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60亿元,增速近34%,乐观预计,2026年有望突破万亿元。

  瞄准“万亿级”,竞逐“低空之城”。南京将低空经济作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密集出台各项政策举措,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提速”。

  抢抓“风口”,增强产业能力是基础。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南京低空经济的产业基础良好,已集聚中航金城、大翼航空、若尔航空、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百余家,在低空制造、低空保障、低空飞行及综合服务等重点产业方向均有布局,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2023年,全市低空经济关联产业营收近30亿元。

  用好政策“指挥棒”,“领飞”新赛道。《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宏观部署未来3年的目标任务:到2026年,低空经济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达120家以上,形成科技特色鲜明、产业规模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全市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发展超500亿元。

  与此同时,随着低空飞行活动的日益增多,低空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成效也将逐步显现,成为推动城市创新发展的新引擎。《行动计划》明确“施工图”:到2026年,建成240个以上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点)及配套的低空信息化基础设施;在现有2个通用机场基础上再规划建设1—2个通用机场……

  民生新变化:“空中快车”场景上新,带来“低空+”新体验

  “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家的大螃蟹能‘坐着’无人机‘飞到’邮政网点,这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近日,南京邮政联合南京移动在高淳螃蟹养殖基地实现无人机揽收场景应用首飞后,参与首飞的大闸蟹客户感慨不已。

  当天,一架低空无人机载着打包好的20公斤螃蟹礼盒,从南京惠诺水产专业合作社飞往直线距离5.2公里的沧溪揽投部,从起飞到落地仅用时4分钟。“空中快车”的开辟,为生鲜寄递走出村庄“最初一公里”开辟了一条高效、便捷的运输新通道。

  目光投向长江南京段,运输繁忙的航道上往来船只络绎不绝,无人机变身“快递小哥”实现快速配送的场景已成常态。一架无人机吊着快递箱从远处飞来,在长江汇兴隆洲服务区甲板上自动卸下快递后返航。

  “每天要飞几十架次,为过往船舶提供垃圾回收、离岸物品配送等,无人机配送最大载重能达到40公斤,飞行距离可达15—30公里。”江苏长江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方保利介绍。

  以无人机为代表的关键核心赛道,展现了低空经济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更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久前,一架无人机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港起飞,横跨长江,将一份重要文件安全送抵该校明故宫校区,耗时24分钟,航程近40公里,完成了首单配送任务。这条航线的成功开辟,为跨校区配送精密科研教具、文件等重要物品提供了便捷保障。

  今年,一条无人机医疗血液运输航线也正式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一架搭载血液冷藏箱的无人机从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起飞,稳稳降落在浦口区人民医院,仅用时15分钟。目前,该航线日均开展飞行任务4架次,大大缩短了血液等医疗物资的配送时间,提高了救治效率。

  截至目前,全市获批低空空域面积944平方公里,累计航线已超过100条。空域的放开、航线的开辟,需要更多适应的应用场景来实现价值。

  以低空快递航线为例,广泛覆盖各类物流运输需求,为城市带来“低空+”消费新体验,年预计2万架次、年累计里程11300公里。《行动计划》提出,大力拓展培育城市低空应用场景,打造30个以上示范效果明显的低空应用场景。

  记者获悉,目前,市交通运输局以场景为牵引,已编制完成了涵盖公共服务、生产作业、低空运输、航空消费四大类别的25分项80子项低空应用场景指导目录。其中,低空运输类场景主要包括低空客运、货运两类,可满足城市空中客运、低空物流运输等社会需求。

  今年2月起,中通快递开始在河西与江心洲之间,尝试打造无人机跨江物流的场景,原来骑行约70分钟的路程,现在无人机4分钟就能到达。

  随着无人机的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低空经济正在融入和改变着大众的生活,也为低空经济领域各类企业厚植落地南京发展提供沃土。

  治理新帮手:空中巡查应急救援有“绝活”,抢抓机遇绘就“新图景”

  “各位市民朋友,不要到江边危险区域钓鱼,一定要注意脚下安全……”一架无人机盘旋在江北新区城南河水域上方,不时“喊话”进行防溺水宣传和野钓劝离工作。同时,无人机利用空中优势进行巡查,一旦发现下河游泳、群众遇险等异常情况,民警能迅速通过无人机喊话功能进行劝阻、组织救援,节省人力资源,也可以有效阻止溺水事件的发生。

  而在江北新区重点商圈,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分局特巡警支队民警带着无人机开展常态化巡防,每2小时对桥北地区的弘阳广场、金象城等商圈进行一次空中巡查,守护辖区平安。

  长江南京段上空,南京海事部门利用固定翼和多旋翼无人机对长江98公里开展常态化巡检作业,实时查看船只细节,年飞行约15000架次、飞行航时超4000小时,已先后发现水上不法行为1000余起。

  随着警报响起,浦口区消防救援大队展开定期消防演练。只见无人机从飞驳车载机巢中飞出,视频画面实时传送至监控大屏,红外线热成像系统迅速定位“被困人员”,帮助消防员顺利实施救援。

  此外,全天候监测船舶通行量,无死角还原岸线治理全貌;实时回传现场火灾图像,掌握火情;通过日常巡检,完成智慧园区安全生产预警、违建监测等工作……“低空经济”蕴含无限可能,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赋能千行百业,更成为社会治理的新帮手,发挥出巨大能量。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行动计划》已编制完成的低空应用场景指导目录中,公共服务类主要涉及政府部门、公共企事业单位及社会所需的应急救援、交通管理、城市管理、长江保护等9项航空飞行活动,未来将在社会治理中大显身手。

  《报告》显示,2023年—2024年是低空经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到2030年行业将进入爆发阶段。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南京绘就“新图景”,加速推动低空经济“飞”得更高。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宁)


本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内容来自网络,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四川成都:《成都市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行动方案·低空经济装备提振行动子方案》
« 上一篇 09-10
国内首个!成都淮州机场获批划设首个“阶梯式”低空空域
下一篇 » 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