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3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低空经济已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丰富,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空间极为广阔。
低空经济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形态,其产业链涵盖了从研发设计到最终应用服务的多个环节,构筑了一个全面的产业生态体系。以下是针对低空经济上、中、下游产业链的分析:
上游产业链
上游产业链主要集中在新材料、零部件的研发与制造,以及设计研发环节。
研发设计:这一环节包括飞行器整体设计、气动设计、结构设计等,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技术先导环节。
原材料:涉及到的材料主要有金属(如铝合金、钛合金等)和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这些材料为飞行器提供必要的结构强度和轻量化特性。
零部件制造:包括机体结构、动力系统、电子元器件等关键部件的生产。其中,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所需的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也是这一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游产业链
中游产业链主要包括分系统、总装集成以及基础设施建设。
分系统:指的是飞行器内部的各个子系统,如飞控系统、导航系统、动力系统等。
总装集成:将上游生产的各个分系统和零部件进行组装,形成完整的飞行器,包含无人机、直升机以及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的制造。
下游产业链
下游产业链主要包括基础建设、运营服务、维修保障以及应用场景的拓展。
基础设施:包括通用机场、起降平台、服务站点等规划、设计、建设,以及空域管控系统等。
运营服务:包括飞行器的租赁、运营管理、飞行服务等一系列服务。
维修保障:飞行器日常维护、修理和大修(MRO),确保飞行器的安全可靠运行。
应用场景:低空经济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农业作业、医疗救援、城市配送、低空游览、城市巡检、商务通勤等多个方面。
产业链融合与创新
低空经济的发展还呈现出跨界融合的趋势,例如:
技术创新:新能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传统航空技术的融合,推动了eVTOL等新型飞行器的研发。
模式创新:在运营模式上,低空经济结合共享经济理念,探索飞行器共享、按需服务等新型商业模式。
技术进步将不断推动低空经济产品的性能与安全升级,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场的拓展将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开拓至更多行业与领域。上游、中游与下游将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低空经济的繁荣发展。
据相关预测,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达5059.5亿元,同比增长33.8%。未来,这一数字将持续攀升,有望在2026年突破万亿元大关,2030年达到2万亿元,至2035年更是有望实现6万亿元的宏伟目标。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