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发布,3月26日截止反馈

首页 地方资讯 正文

3月20日,荆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发布“关于征求《荆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征集时间为2025年3月20日至3月26日,可通过信函、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反馈意见。

1.png

原文如下:


荆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发展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机遇,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我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发展目标

  到2027年,形成以通用航空、无人驾驶航空器制造和应用系统开发为重点的产业体系,低空基础设施功能基本完备、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基本完善,低空应用场景不断创新,低空经济产值规模突破100亿元,努力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发展新高地。

  ——产业体系建立健全。打造以低空制造产业为核心,以低空保障产业为支撑,以低空创新服务和应用场景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到2027年,整机生产能力企业培育取得突破,聚集产业链相关企业达到50家以上,力争培育低空产业供应链龙头企业5—10家。

  ——基础设施功能完备。以典型应用场景为驱动牵引,构建“1(民航机场)+6(通用机场)+N(直升机起降场、无人驾驶航空器起降场、智能机巢)”起降设施体系。加快推进6个通用机场建设,新建80处常态化使用起降点,形成试验、试飞、检测、验证、适航、评定等功能链条,打造低空飞行试验基地。

  ——应用场景丰富多元。开通2条以上通用航线,全市低空应急救援起降点覆盖率达100%,建成2个以上物流和文体消费标杆场景,85%以上高标准农田实现无人机植保,全市低空飞行器北斗导航覆盖率达100%。

  ——智慧空管运行有效。建立服务无人机、直升机、通航飞机等各类低空飞行器的安全监管服务平台,有效衔接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飞行申请响应、通信气象监测、飞行过程监管等功能,切实提升低空飞行服务监管能力,保障规划空域空中交通安全。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充分发挥市内院校、企业科技创新研发能力,整合航电系统、航空结构件和零部件、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方面资源,提高我市低空经济创新支撑能力。到2027年,建成各级各类创新载体不少于10个,实现一批科研成果产业转化。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统筹规划和协同推进。

  1.加强低空经济顶层设计。将低空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科学精准划设全市低空空域,组织完成低空综合保障基地及垂直起降点的布局规划,制定低空智联网建设规划。由市产投集团牵头组建荆州市低空综合服务平台机构,统筹城际间低空起降设施和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工作,提升全市低空空域管理协同运行水平。(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数据局、市经信局、市政府国资委、市产投集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以下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2.推动军地民协同管理。积极融入全省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以提高低空空域灵活高效使用为目标,建立军民协同、灵活转换、无缝衔接的低空空域使用模式,实现空域资源的动态释放。加强“军地民”工作协同,组建荆州市低空经济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民航管理部门、低空经济研究机构、头部企业和管理专家等多方深度参与的常态化机制,共同研究协调低空空域分类划设、飞行活动监管等事项,为我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公安局)

  3.强化低空飞行安全监管。认真落实低空领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建立部门协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监管机制,形成全过程、可追溯的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低空飞行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强化低空飞行应急处置能力,严厉打击威胁生产安全、信息安全、飞行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开展飞行活动实施、低空飞行服务、“黑飞”与反制设备等方面的安全监管。强化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经营秩序及市场竞争环境,保障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

  (二)统筹低空基础设施建设。

  4.完善地面起降“设施网”。加快推进纪南、松滋、石首、公安、监利、洪湖等地通用机场建设,加强小型起降点、中型起降平台规划布局,统筹在综合商圈、交通枢纽、旅游景区、运动场馆、学校、医院等逐步布设一批直升机、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起降点,推动形成多场景、多主体、多层次的起降网络。完善各类航空器起降、备降、停放、试飞、充电、维保等保障设施。(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政府国资委)

  5.构建低空智能“信息网”。推进低空飞行通信、导航、监视、预警、气象监测等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推动通信网络对低空空域的覆盖,适度扩大低空无线电适用频段。组织建设低空智能空管服务平台,并与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民用航空管理部门的平台系统进行对接,实现常态化低空空域使用和飞行协调,为各类飞行活动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申报审批、通信、预警、导航、气象等各类保障服务。(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经信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政府国资委、市通管办、市无线电管理处)

  6.划设低空飞行“航线网”。加强与军民沟通合作,建立军地民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机制,统筹推进空域分级分类管理。统筹开展低空航路航线划设研究,聚焦城市低空载人载货运输需求,结合全市禁飞区、限飞区、适飞区、管制空域精细划设支撑多运营人的融合飞行公共航路和飞行航线。组织编制融合基础地理数据、城市建筑数据、人口数据、设施数据、标线数据等相关信息的低空数字空域图和目视飞行航图,完善全市航路航线网络布局,统筹利用城市和区域低空空域资源。(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数据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7.打造低空飞行“服务网”。建设荆州低空空域智联网和低空空域安全监控系统,实现低空飞行“一窗口申请、一站式审批、一张网通管”功能。加快建设集低空飞行器飞行测试、检测认证、运营服务于一体的低空经济综合试验基地。(责任单位:市数据局、市政府国资委、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公安局)

  (三)构建低空制造产业体系。

  8.加大低空产业招商。重点围绕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等领域开展全产业链招商。积极对接国内外头部企业以及科研机构,重点引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材料、零部件制造等项目,重点培育低空应用场景服务和飞行设施维护、飞行培训等低空保障类产业,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发展。(责任单位:市招商促进中心、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

  9.梯次培育优质企业。建立完善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积极支持领军企业融入低空经济产业供应链。结合本地生产和应用市场特点,支持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核心零部件、低空监视雷达等产业,打造低空安全核心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鼓励重点中小型企业紧盯低空细分领域做大做强,打造一批整机制造、机载设备、飞控系统、无人机探测与反制设备等细分领域优势企业,培育一批低空经济领域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10.建设特色产业园区。依托荆州经开区、荆州高新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建设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引导低空经济产业向园区集聚。依托沙市机场和南航荆州基地,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打造华中航材供应基地、飞行器维修基地。依托荆州新城打造低空产业推介区和孵化中心,加快培育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中试成果转化、产品展示和运营保障等多元业态,集聚上下游协同企业,推动主要产品系列化、规模化发展,培育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

  (四)拓展培育应用场景。

  11.加速低空物流场景应用。加强与中国邮政、“四通一达”等重点物流企业合作,按照先小后大、先近后远的思路,开展低空物流配送试点,加速布局高效智能低空物流网络。建立血站、医疗检验中心与重点医院之间的医疗物资低空运输通道。积极探索低空配送在大型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区、院校、景区、公园等场景的应用,打造末端配送场景。依托长江航道上空天然的空域优势,探索建设辐射周边城市的多层次低空物流枢纽体系,畅通城乡物流网络节点。(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卫健委、市邮政管理局)

  12.深化城乡发展场景应用。充分发挥荆州农业大市资源优势,全面推广绿色农业、现代农林业植保作业,开展植保无人机规范应用试点、高质量作业示范,积极推广低空飞行器在作物监测、农药喷洒、精准种植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加大低空飞行器在应急救援、城市消防、防汛抢险、电力巡检、管道巡线等领域的应用,培育“低空+智慧城乡”应用新格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利湖泊局、市发改委、国网荆州供电公司)

  13.丰富文体旅游场景应用。鼓励通用航空企业依托长江、洪湖等生态资源和荆州古城、荆州方特、松滋洈水及卸甲坪、石首桃花山等主要景区,探索开发空中游览、航拍航摄等特色项目。鼓励举办高空跳伞、滑翔伞、翼装飞行等各类航空体育运动,在景区、飞行营地开发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热气球、动力伞等飞行体验点。融合荆楚文化、现代城市等元素,打造无人机编队表演等文旅消费新场景,积极构建低空旅游新业态。(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城发集团)

  14.探索空中交通场景应用。依托“一民六通”机场布局,积极探索市内及城际间的短途飞行、空中摆渡、商务飞行、空中通勤等城市空中交通场景,构筑“通道+网络”的低空航线布局,推进荆州与武汉、宜昌、岳阳、常德等周边机场的联程接驳。鼓励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大中型无人机等新型航空器的应用,培育城市交通载人新业态。(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

  (五)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15.推进科技创新突破。支持市内企业和院校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围绕航空装备、关键零部件、无人机探测与反制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支持企业针对技术熟化、批量生产、试验验证、审查认证等工程化阶段瓶颈,推动创新攻关和技术突破,加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为支撑的产业创新体系。(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

  16.打造低空创新载体。加强低空研发载体引入,强化与航空航天领域大院大所深度合作,着眼低空前沿技术和应用技术需求,促进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共建,实现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科技平台共享,提升全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支持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推动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

  17.引进培育专业人才。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引进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团队,构建高水平、多层次人才梯队体系。深化校地融合创新发展,助推长江大学、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荆州理工职业学院等院校打造成为低空经济人才集聚地。(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

  (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18.争创低空领域示范。结合自身产业优势,积极打造整机及装备制造、低空航空器综合互检互验示范区。在产业基础较好的县(市、区)开展低空经济先行示范,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发展模式,推动全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招商促进中心)

  19.丰富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对低空产业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的资金支持力度,培育发展低空经济龙头企业。加强低空金融产品创新,加大信贷、债券、基金、保险对低空经济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银企合作,加大对低空经济核心产业的支持力度。(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人民银行荆州中支)

  20.营造产业发展氛围。积极举办低空发展学术交流、航空嘉年华、航空类展览展会等活动,广泛开展政策推介、供需对接、技术交流,加强对航空文化的宣传和普及,开展“航空夏令营”“航空研学”等活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低空经济发展协调推进机制,协调联系军民航管理部门,推动解决一批低空经济重大政策和重点事项。

  (二)加强政策支持。科学统筹市内外资源,积极协助企业争取国家和湖北省在低空产业方面的补贴政策。积极出台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三)统筹发展安全。牢固树立“安全至上”意识,加强无人机标准建设和质量监督,确保基础设施运转高效和低空飞行安全有序,切实保障全市低空经济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


附件:荆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机制

荆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机制

  为强化市级统筹,坚持市县联动,落实部门协同,共同推进我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设立荆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机制,主要负责研究提出工作重点,督导各成员单位落实重点工作任务。

组长:

金 鹏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沈先武 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

宋 斌 市政府副秘书长

张青松 市发改委主任

张 炜 市经信局局长

张宗阳 市招商促进中心党组书记

成员:

袁宗南 市发改委副主任

任红兵 市科技局副局长

黄 茸 市经信局总经济师

姚 华 市公安局副局长

高于勤 市财政局总会计师

陈学龙 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肖 飞 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

陈双胜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申 焰 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市贸促会常务副会长

张辉金 市文旅局副局长

李 伟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童克忠 市政府国资委副主任

陈道发 市数据局副局长

薛 华 市招商促进中心副主任

黄爱华 市产投集团副总经理

专项工作机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袁宗南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单位负责人职务如有调整变化,由各成员单位组织好负责人更替,报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备案,不再另行发文。各成员单位需明确专门科室负责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相关工作,建立专题会议协商机制,重大事项定期提请专项工作机制审议。

来源:荆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本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内容来自网络,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3.24·广州·“广州工控产业工场-金谷科创论坛”产业园区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论坛
« 上一篇 03-20
3.28·北京·低空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下一篇 » 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