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科技新城、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为抢抓新一轮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科〔2024〕12号)、《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苏政发〔2023〕104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聚焦“613”产业体系未来技术领域,超前布局未来发展前沿赛道,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遵循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规律,围绕“613”产业体系,紧扣未来发展趋势,统筹推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当前和长远结合、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聚合,立足产业和创新基础,集中力量、滚动推进未来产业细分赛道,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有效衔接、互相促进、协同发展格局,构筑扬州新型工业化竞争新优势。
(二)基本原则
系统布局,分类施策。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坚持全市统筹、市县联动、错位布局,结合各板块产业优势,根据不同产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和行业应用的不同特点,差异化、动态化地制定发展策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分类实施推进。
创新引领,重点突破。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以“制造业未来化跃升、未来技术产业化落地”为路径,在低空经济、元宇宙、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等领域重点布局,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着力构建先发优势。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突出应用导向,充分激发企业在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加快未来产业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产业服务等支撑,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合作开放,共创共享。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积极承接和推动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和境外高水平研究成果产业化落地,促进产学研用创新主体共创共享,推进资源与市场整合,提升未来产业开放合作水平。
(三)目标任务
到2025年,规划建设3个以上未来产业先导园区,重点细分领域关键技术产品实现从无到有,初步形成扬州未来产业发展布局。
到2030年,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网络、孵化培育链条、政策制度体系基本完善,实现“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应用”链式布局,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引领发展的骨干企业,推出50个以上关键产品,打造10个以上应用场景,规划建设5个以上未来产业先导园区,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基本形成未来产业与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有效衔接、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二、发展方向
参照国、省未来产业领域,结合扬州产业衍生基础、城市创新资源禀赋和各板块新一轮发展定位,重点培育低空经济、元宇宙、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等3个未来产业,在“613”产业体系的13条新兴产业链中延伸发展氢能、前沿生物医药、新型光伏储能、前沿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布局一批前瞻性技术方向,深度挖掘行业应用需求,推动基础科学创新成果和新需求、新市场快速转化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与动力。
(一)重点培育3个未来产业
1.低空经济。以低空制造、低空保障、低空飞行及综合服务等为重点,以整机集成项目为核心,支持有人机、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各类低空飞行器以及发动机、螺旋桨、飞控系统、航电系统、主控芯片、精密元器件、核心传感器/连接器、电机、电池、机载系统、机载设备等产品研发和生产制造,夯实“材料链”和“配套链”。深度应用5G、北斗定位导航等先进通信技术,培育“低空+行业场景”应用生态,打造以低空科创制造为核心、以低空检验测试为特色的产业体系。〔重点布局:生态科技新城、高邮市、邗江区〕
2.元宇宙。加强Pancake(多镜片折叠光路方案)透镜系统、Mini-LED、Micro-LED、Micro-OLED、基于VCSEL芯片新型3D传感技术等研发制造,前瞻布局气味模拟、触觉反馈、肌电传感、脑机接口等传感技术,支持用于元宇宙的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三维动态建模、数字内容生成、可信数据空间构建等领域的核心软件,形成涵盖算力、运力、存力基础、大数据算法应用的软件产品矩阵。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人工智能在制造、能源、医疗、金融等领域的推广,拓展工业元宇宙、消费元宇宙、文旅元宇宙、教育元宇宙、医疗元宇宙、治理元宇宙等场景应用。〔重点布局:扬州经开区、生态科技新城、仪征市、邗江区、广陵区〕
3.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瞄准国家“3060”双碳目标下零碳负碳发展趋势,针对性开展碳捕集、运输、利用、封存、监测等环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系统集成耦合与优化,发挥碳捕集利用及封存技术在能源系统和工业领域的关键减排作用。支持针对二氧化碳低成本捕集技术开展基础性科学研究,积极探索二氧化碳规模化利用技术,大力支持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加快推动新一代低成本、低能耗碳捕集技术在能源系统、工业领域得到规模化、商业化应用。〔重点布局:扬州经开区〕
(二)延伸发展“613”产业体系重点领域
对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对其中涉及扬州“613”产业体系的氢能、前沿生物医药、新型光伏储能和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强化统筹规划、前瞻布局、协同推进。其中氢能领域重点突破高端制氢装备、高压气态和低温液态氢能储输、大功率长寿命氢燃料电池电堆及其核心材料等产业链重点、难点环节。前沿生物医药领域重点聚焦基因组学、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方向,超前布局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载体递送、基因编辑、非病毒载体基因治疗等前沿技术。新型光伏储能领域探索发展固态电池,重点发展新型正负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积极开发钙钛矿电池、非晶硅/微晶硅/多晶硅薄膜电池等新型高效电池技术。前沿新材料领域重点培育和前瞻布局电子专用材料、新能源和新型储能材料等战略和前沿材料,探索突破新型人工晶体、碳基新材料、高性能生物基全降解材料等关键技术。
(三)积极探索布局一批前瞻性技术方向
紧密跟踪世界科技前沿,把握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瞄准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先进计算、合成生物、先进核能、类人机器人等领域,多方向、多路径开展未来技术预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等挑战,力争在关键细分领域换道抢滩,培育一批未来产业新增长点。
三、重点工程
(一)未来产业技术策源工程
支持开展面向未来产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产业应用需求为牵引,鼓励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协同布局未来产业战略性科学研究,探索“应用基础研究特区”。加快建设省、市级创新平台,全力推进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扬州航空谷设计研发中心等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支持企业建设国家和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等新型研发组织,加大未来技术研发投入,增强未来技术创新能力。〔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以下任务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落实,不再一一列出〕
(二)未来技术中试孵化工程
围绕低空经济、元宇宙、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等领域,构建完善的技术中试孵化体系,建设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和质量(工艺)验证平台,提升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技术熟化、工程化放大、原型制造、可靠性验证等服务能力,确保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之间的无缝对接。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中试和孵化工作,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技术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畅通科技成果发现、孵化、产业化服务水平。加大政府对未来产业技术中试孵化的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提供贷款优惠等方式,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交通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企育链集群汇聚工程
围绕“613”产业体系未来产业方向,研判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合理规划产业链布局,重点发展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竞争力。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加强创新型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战略合作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效益提升。积极联系对接国内外前沿科技集聚城市,推动跨区域创新资源互补和成果转化,招引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着力培育细分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打造未来产业企业矩阵。鼓励各板块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未来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未来产业技术创新、孵化、应用全链条发展,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的未来产业培育链路。〔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扬州海事局、国网扬州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未来场景应用示范工程
结合扬州实际情况,摸清掌握国内国际未来产业市场前沿动态,支持在扬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建设技术验证场景,加快开放综合性和行业类融合应用场景,以场景应用推动技术开发、产品定型、用户群体培育、市场需求挖掘、加速产业化进程。构建“早期验证—融合试验—综合推广”的场景应用及产业化发展路径。着力培育一批专业化应用场景促进机构,引导企业常态化推进场景挖掘发布、供需对接、建设运营,推动多元化场景建设和开发,强化未来产业场景应用服务。〔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扬州海事局、国网扬州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未来产业要素支撑工程
研究制定未来产业核心人才库和紧缺人才图谱,在《扬州“一板块一产业链”产业人才“双招双引”工作推进方案》等基础上,研究出台未来产业人才招引政策,加大对未来产业人才招引的支持力度,加快招引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战略科技人才。实施未来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鼓励扬州高校开展面向未来产业发展的学科创新,完善学科设置、项目资助、人才培育关联机制,培育未来产业方向专业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发展,鼓励在扬高校会同龙头企业共建产教协同人才基地、人才实训基地,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和模式。建立人才跟踪培养机制,长期跟踪培养一批未来产业青年人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健全未来产业人才评价体系和机制,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创新金融支持服务,进一步用好、用足、用活金融工具,积极向上对接,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集群中,争取未来产业天使基金落地,帮助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依法合规投资未来产业,吸引带动商业银行、公募私募等社会资本投入。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首贷投放力度,强化对重大科技攻关、前沿技术创新等重点项目的保障。〔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人民银行扬州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扬州监管分局、扬州海事局、国金集团、国网扬州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产业交流合作提升工程
强化未来产业开放合作,充分利用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机制,深化与长三角区域内其他地区的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互联互通。定期举办跨区域未来产业主题会议、展示交易论坛活动,积极推进跨区域交流合作,拓展区域产业发展空间。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建设离岸技术创新或孵化机构,推动重大技术、创新人才交流。主动争取举办国际会议、国际论坛等活动,依托各类论坛、会议打造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吸引外商投资企业、国际专业人才入驻,为扬州发展未来产业集群持续注入新活力。〔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扬州海事局、国网扬州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未来产业生态建设工程
大胆开展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场景应用、要素保障、生态构建、产业治理、风险防范等探索创新。支持在扬高校开展未来产业园建设试点,探索“学科+产业”创新模式。推动未来产业规范健康发展,在确保安全可控前提下,探索构建鼓励创新、弹性包容的未来产业产品和服务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制度。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产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结果,探索“观察期”“包容期”等新型监管举措,实施提示预警、行政指导等柔性监管。探索制定未来产业重点领域行业规范和标准,加大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完善容错机制,对市属国企、高校、科研院所等在原创技术研究、新兴产业投资、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因不确定性、难预测因素未达到预期效果或造成损失,相关责任人已履行应尽职责、决策和实施程序符合规定、并未谋取个人非法利益的,给予责任豁免或减轻责任。〔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产业集群挂钩市领导的牵头指导下,发挥“613”产业体系挂钩联系机制作用,推进未来产业在各新赛道布局培育。增强超前意识,加强分析研判,针对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衍生出的重点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制定行动计划,细化年度工作任务。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和省级资源,加强市区协同、部门联动、国资担当,明确推进举措,落实各项任务,统筹区域布局和要素保障,解决跨区域、跨领域和跨部门重大问题。借助产业政策首席专家、技术咨询专家等高参,为全市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外脑支持。〔市制造强市建设工作专班成员单位、有关产业链工作专班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大政策支持
按照重点突出、错位支持的原则,统筹全市涉企和人才资金支持未来产业发展,加强对专业园区建设、应用场景开发、重点项目落地等支持力度,加强算力、数据等发展要素支持。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装备首台(套)、科技创新券、创新产品推广等政策,各县(市、区)、功能区要根据意见明确的布局方向,抓紧研究制定本地未来产业实施方案,并结合自身实际出台未来产业支持政策。〔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税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营造发展氛围
按照包容审慎原则,统筹监管和服务,鼓励支持企业进入新兴领域发展,采取多元方式加大科技创新政策宣传和解读,创新政策宣讲,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探索建立未来产业发展动态监测和分析。加强场景建设,加大试点应用、创新示范案例总结和经验推广力度。深化科普教育,让更多未来科学种子孕育发芽,为未来产业持续发展筑基。〔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交通局、市科协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本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内容来自网络,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